提及安溪藤鐵工藝業
繞不開尚卿鄉
“藤鐵工藝第一鄉”的美譽背后
是尚卿人愛拼敢贏
歷經50多年的奮斗拼搏
闖出大山,用一根藤條
連接全國、走向世界
正是這種精神
造就了“竹編——藤編——
藤鐵工藝——家居工藝”的華麗蝶變
卿創館
材料突破:起源于竹編 發力于藤鐵
工藝品展廳
直至1971年,尚卿鄉及安溪縣藤鐵工藝產業的開山鼻祖陳清河輾轉回鄉,他白手起家,瞄準市場上熱水瓶竹殼短缺的商機,在當時的尚卿公社農械廠建立竹編車間,將產品銷往我國大江南北,小車間也一躍成為全省第一家竹編工藝廠,點燃了深山竹編產業的星星之火。
這并沒有難倒心思活絡的尚卿人。20世紀80年代初,陳清河又引領鄉民將竹編擴展到竹藤編,到90年代,他開始以鐵絲當骨、藤條做面,再以彩繪著色,由此設計的“葡萄”系列藤籃,于1991年“廣交會”上轟動全場,也宣告中國工藝界的新藝種——“藤鐵工藝”就此誕生。
自此,憑借獨特的設計和出色的工藝,每年春、秋兩屆“廣交會”都特設“藤鐵工藝”展區,藤鐵工藝品成為國際市場工藝品行業的新寵。1995年“廣交會”上“藤鐵工藝”成交額正式突破億元大關。
銷售突破:外貿出口受阻 搭上淘寶電商
灶美村物流集散中心
從2009年開始,幾年間,灶美村的308戶人家陸續開設1150個網店。2013年,電商年交易額高達1.8億元的灶美村入選首批“中國淘寶村”。在灶美村的帶動下,越來越多的“淘寶村”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。
每逢夜間,尚卿鄉鄉道上的物流貨車川流不息,兩旁店鋪、快遞公司燈火通明。“在村里,你能找到生產藤鐵家居用品的任何材料。”“觸網”十年來,尚卿鄉主要從事藤鐵生產的村莊已形成集設計、研發、生產、銷售等于一體的產業加工鏈條,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藤鐵工藝品生產、加工等。
藤云工藝園 攝影:黃東華
近年,尚卿鄉藤鐵工藝已輻射到縣城和周邊鄉鎮,全縣工藝行業企業有2249家,加工點3000多個,從業人員15萬人,開發設計出上萬種工藝品,行業電商有8000多家,產品遠銷世界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,年產值超200億元,產業規模居全國同行業首位。“藤鐵工藝”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道靚麗風景線。
人才突破:“領頭羊"帶領發展 創新團隊合力更強
追溯這段歷史,眾多骨干企業的“領頭羊”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創辦私營工藝廠的第一人廖添財、從為外貿公司代工到擁有自營出口權的黃連福、靠100元開始創業的吳全生、走股份制創業的謝萬年……他們大多在創業路上嘗盡苦果,卻沒有退縮言棄,最終實現理想。
對于尚卿人來說,藤鐵工藝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技藝,更是一種自強不息、砥礪奮斗的精神。但隨著時代變遷和全球化的浪潮,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,藤鐵產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。如何為藤鐵工藝產業注入新的活力,使其長遠發展?這是尚卿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。
竹藤編技藝現場編織展示
藤鐵工藝品,是“指尖上的魔幻藝術”。尚卿鄉借助大師工作室、傳習所等平臺,開展人才幫帶和師徒結對活動,促進傳統技藝的傳承發展。隨著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,藤鐵家居工藝不斷加快推陳出新速度,融入了鐵、藤、木、金屬、陶瓷、樹脂、玻璃、塑料等豐富元素,研發出兼具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的產品。
為了培養更多的工藝人才,尚卿鄉引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、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等工藝類院校開辦產學研創作基地,不斷提高工藝品的文化創意。并邀請藤鐵工藝創新發展研究院、佛山大學等機構高校聯合開辦“工藝講堂”,從“工、藝、智、新”等四個維度為產業把脈問診,提高從業人員的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。還在法國巴黎、美國阿肯色州、加拿大多倫多等地設立研發中心,以國際視野引領品牌時尚。參加法蘭克福消費品展、英國家居展、美國紐約設計展等國際重點展會,開闊眼界,把握國際潮流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精彩評論 共 0 條
請先登錄后發表評論~